结草为庐,草和人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

合肥民间的草编,就是利用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加工编制的日用品。其原料生长地域广泛,很容易采择到且制作也不难,故草编工艺在民间十分普及。甚至,有人利用事先染有各种色彩的草,编织各种图案的物品,有的则编好后加印装饰纹样。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

据《礼记》载,周代已有以莞(蒲草)编制的莞席了,而且当时已有专业的“草工”,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萱麻和蒲草编制的斗笠。秦汉时期,草编已在民间广泛使用,品种有草鞋、草席、草扇、草帘及僧侣信徒打坐的蒲团等。汉代至盛唐,草编亦较发达,除了蒲草编制蒲衣、蒲鞋外,还有蒲草编制的蒲帆。   

合肥地区的草编原料多用野生的黄草、席草(水毛花)、金丝草、蒲草、龙须草、马蔺草、蒯草等,更多的是用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稻草为原料的,也有用茅草、麦秸。那些适于草编的用草,草茎光滑,节少,质细而柔韧,有较强的拉力和耐折性;采割来的草料先要挑选,梳理整齐,进行初加工后,方可编制。

人们用各种草料编成帽、篮、拖鞋、提包、地毯、睡席等用品,品种花色繁多,质量优良,富有朴素雅致的风格,但以草席、草鞋类最具特色。

草席是指用柔韧的草茎编织的席子,一般草席不能折叠,只能卷起来。但经过改良的草编凉席,能够折叠储藏。每逢炎夏,人们三三二二抱着草席,在场地上,在圩埂上,在空旷的地方,和席而睡,简易,方便,休息乘凉,兼得。

草鞋以稻草编就,是稻作文化的产物。草鞋的制作很简便,只需打出鞋底,再在脚头用草绳扭结,脚跟连底兜起后用草绳套住打结即成。此鞋价廉物美,走路轻快,上山下地日常劳作均可穿用,至傍晚鞋底如若穿破,多弃之,可谓走到哪丢到哪。那时人们跑长途,草鞋一日一双,日日更新。据传,草鞋始于夏朝,至春秋战国,王公贵族也时兴穿此鞋。大思想家庄子不仅自己能织,还穿着破草鞋去见魏王。东汉后,王孙贵族不再穿用,草鞋沦为粗俗之物,为普通人家专用。一落泊文人曾作草鞋词曰:“少日青青老来黄,十抠万结结成双。甫能打就同心结,又怕旁人说短长。云雨事,我承当,可惜不能进兰房;有朝一日肚肠断,弃旧恋新撇道旁”以草鞋自喻,发人生感慨。

其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还有蓑衣,此物是人们挡风避雨的好家当,20世纪六十年代前人们栽秧,外出,缺少不了它。

像草编的包不再是仅用在周末外出,一些草编的包适用于女性日常生活的所有场合。草编包尤其受到20多岁和30多岁的职业女性的欢迎。

与日用品相对应的是草编玩具,孩子们在那广阔天地,用草制品丰富自己单调的生活。在放牛时,在放鹅时,在更多的时候,用它们编织简单的家具,各种动物,特别是比赛编织十二生肖……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合肥的街头巷尾或以江南民俗风情为草艺精品题材的物品,或以实用草编工艺品作大批量生产,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还有一大批分散在各乡各村、家家户户的草编个体经营户,他们将合肥的草编工艺产品市场搞得又活又红火。 

文学与故事

主办:文学与故事爱好者

协办:安徽省民俗学会

百姓故事编辑部

编委会:王贤友、邢军、李建华、姚文学、汪立伦、胡从发

执行编辑:菊开那夜

拟每期推出有关民俗方面的作品,欢迎赐稿

9

投稿邮箱:

qq.







































招聘移动app后台开发
普通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caoa.com/jsczy/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