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看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以上图片为广告,与正文无关

小麦化学除草原则

要本着治早治小的原则,冬前普治、春季补治。防治时期以秋季小麦分蘖期防治为主,以春季小麦返青期防治为辅。

年前:正常年份麦田冬前杂草出苗90%以上,杂草处于幼苗期,植株矮小,组织幼嫩,对药剂敏感。此时除草效果最好,且用药少,对环境的污染小,是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期。

年后:植株壮大,表皮腊质层加厚,耐药性增强。防治难度加大。同时加大用药后,对环境污染,而且会对下茬敏感作物不安全。

小麦田杂草主要种类

阔叶杂草主要种类:猪殃殃、麦家公、泽漆、泥胡菜、大巢菜、播娘蒿(黄花菜)、荠菜、牛繁缕、野老鹳草。稻槎菜、田旋花等。

禾本科杂草主要种类:看麦娘、早熟禾、硬草、罔草、野燕麦、牛筋草、狗尾草等

看麦娘

硬草

野燕麦

棒头草

早熟禾

泽漆

猪殃殃

婆婆纳

麦家公

播娘蒿

荠菜

繁缕

大巢菜

宝盖草

防治禾本科杂草除草剂主要品种

1)苯氧丙酸类除草剂(代表产品-炔草酸、精恶唑禾草灵)

2)磺酰脲类(世玛*德国拜耳*-甲基二磺隆、优先-啶磺草胺),此类除草剂用药时无低温时对小麦安全,但在连续低温的情况下,会对小麦造成药害,有明显的失绿和矮化。

3)取代脲类化合物(异丙隆)

防治阔叶草主要品种

1)吡啶羟酸类:氯氟吡氧乙酸

2)磺酰脲类:苯磺隆、噻吩磺隆、苄嘧磺隆、唑草酮、阔世玛。

3)三唑啉酮类化合物:唑草酮,茎叶触杀剂,用于防除阔叶杂草,用量大时对小麦叶片有灼伤现象,死草速度快,但除草易复发。

4)合成激素类即苯氧羧酸类(2甲4氯,2,4--D),对十字花科杂草、莎草科效果好。

注意事项

1、农药的选择:农药一定要根据所要防治的对象合理选择农药,做到对症用药,避免盲目用药。

2、要准确计算药量和对水量,要先配成母液再进行稀释(二次稀释);

3、农药防治适期。任何一种草害,都有它的防治最佳时期,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用药过早或过晚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正确选择防治适期才能达到最理想的防治效果。

4、除草剂切忌重喷,一般情况下,低温或小麦拔节后不能使用。如“麦金”低温寒潮、田间涝渍时使用就容易产生药害,使用时应该谨慎。

5、无论是冬前还是春季用药宜在土壤湿润时晴天上午9点后至下午4点前用药,气温高、光照足,增强草体吸收药液能力。

6、喷施除草剂最好选用扇型喷头,喷雾要周到,忌重喷漏喷,麦田除草剂大都是杂草茎叶处理剂,草体不着药,就没有效果,同时在干旱时要对足水量,亩用水量不少于30公斤。

1、节节麦

节节麦幼苗暗绿色,基部淡紫红色;幼叶初出时卷成筒状,展开后成长条形;叶舌薄膜质,叶鞘边缘有长纤毛;叶片狭窄且薄;根上的种子是蛹状,其它杂草种子类似麦粒,但比麦粒秕瘦;根茎处弯着生长,俗称“打弯儿”。

2、雀麦

雀麦幼苗基部红褐色,有白色绒毛,叶面细窄,叶缘和叶鞘(注1)都有绒毛;第一片真叶呈带状披针形,长3-4厘米,宽1毫米,先端尖锐,有13条直出平行脉。

雀麦植株

雀麦幼苗

田间鉴定方法:叶鞘叶片有白色绒毛

雀麦植株

雀麦花序

3、野燕麦

野燕麦幼苗的根茎处发白、表明被柔毛,无叶耳,叶面稍宽,叶片逆时针生长;叶缘有侧生锐毛;叶舌不规则齿裂;叶鞘有毛;第一真叶长3-9厘米,宽3-4.5毫米,先端急尖,有11条直出平行脉。

野燕麦植株

长大后

田间鉴定方法:逆时针扭曲

4、看麦娘

看麦娘和日本看麦娘幼苗期非常相近,主茎和分枝簇生,向四周匍匐生长,并在节间处生有不定根;基本茎杆和叶鞘呈紫褐色;真叶线性,仅有3条直出叶脉,第一真叶顶端圆钝,第二和第三真叶顶端尖锐;叶舌膜质透明呈剑形,没有凹痕。

看麦娘植株

田间鉴定方法:叶鞘叶片有白色绒毛

5、菵草

菵草幼苗的第一片真叶长1.5-2.2厘米,宽0.6-1毫米,先端锐尖,有3条直出平行脉;叶舌三角状,透明膜质,顶端有1深裂;无叶耳;叶片与叶鞘均无毛;第二片真叶有5条直出平行脉。

6、硬草

第一片真叶长1.9厘米,宽0.8毫米,先端锐尖,有3条直出平行脉,有2-3齿裂的叶舌,无叶耳,叶片与叶鞘均无毛。

小麦田除草首先要识别出杂草的类型才能对症下药,如雀麦、节节麦多的地块就应该用甲基二磺隆和氟唑磺隆以及这两种成分的复配,而用炔草酯效果肯定不好;菵草爆发的地块,应该用炔草酯及其复配的试剂,单用甲基二磺隆效果不行;野燕麦、日本看麦娘,最好就用炔草酯和甲基二磺隆及这两种成分的复配,用氟唑磺隆肯定达不到除草效果等等。

来源:龙池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caoa.com/jsczy/8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