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之前,凯迪拉克品牌汽车价格高、油耗高、配置低、保值率低,同时因上汽通用过于算计成本而特立独行的采用分体式下摆臂衬套,置多款车型暗存安全隐患于不顾,试驾时间一直对其持怀疑与排斥的态度。

两年之后,确切讲是从年底开始,凯迪拉克品牌汽车像别克和雪佛兰两大普通品牌汽车那样大力推广性价比战略。全部车型一边陆续迭代升级,一边进行优惠大促,价值重塑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品牌之光。

出品/平门知事

撰文/二哥

CT6,作为凯迪拉克在中国新近推出的中大型轿车,也是最年轻的中大型豪华品牌轿车,上市伊始即搭载2.0T三段式智能变缸发动机,匹配10AT变速箱——集成了通用最先进技术成果的动力与传动系统,并采用ARS主动式后轮转向系统,放到任何一款合资品牌包括豪华品牌车型面前,都能昂首挺胸,气定神闲。

反观奥迪A6L,当年抛弃2.5L自然吸气发动机、CVT变速箱版本,全面启用烧机油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顿挫、异响、抖动并易于拖挡的双离合变速箱之后,已经基本丧失了其在中国豪华品牌中大型车领域的技术与品质优势。

为了更好的前程,有些品牌车企在极尽所能地打造高质量产品,掏心掏肺如通用凯迪拉克;一些品牌车企却借助历史上的成功借助中国消费者固执盲从的情怀,不断地在看不到的地方偷工减料压缩成本,没心没肺如大众与奥迪。

实际上,不仅仅是A6L,一汽奥迪的其它车型,以及大众汽车品牌的多数车型,为了降低成本都已经走向了极尽减配的道路,发动机技术经年不变、爱信6AT变速箱逐一被自家双离合变速箱所取代、车身安全结构一再削薄、铝合金悬挂逐渐被单层压铸件替换等等。

即便奥迪A6L没有上述的那么难堪,但发动机与变速箱的技术、成本和品质,真的与CT6的发动机与变速箱差得太远。

基于此,奥迪A6L看似比较可观的优惠幅度,但较之凯迪拉克CT6仍贵两三万的终端售价,较之凯迪拉克CT6高出15倍的终端销量,让真正懂车的人们感到困惑——市场的非理性根深蒂固。

试驾时间以为,奥迪A6L和凯迪拉克CT6的售价和销量都应该相互交换,才是市场回归正常,消费者思维回归理性的科学答案。而如奥迪A4L之于凯迪拉克CT4、奥迪Q5L之于凯迪拉克XT5等等,都应如此。

也许,凯迪拉克还需要再努力,正直的车评人还需要再努力。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caoa.com/jsczy/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