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北乡

放/眼/望/去

处处都是一片“金色”

  金色的稻田,漫山遍野的金丝草,还有在田间丰收的村民,构成了一幅北乡独特的金秋丰收图。10月13日,伴着格外明亮的阳光,模环乡模环村村民张卸荣在田野上开始“晒秋”了,这醉人的色彩就是金丝草。

  在堆如山高的金丝草旁,装了小马达的打稻机正在“嘶嘶嘶”工作,三位村民一字排开,各抓起一把金丝草,放在圆形的打稻机轮上,刷刷来回几下,一颗颗如小米大小的青色金丝草籽就就从叶子里脱落到储藏袋里了。

  张卸荣颇有几分得意地介绍,种了几年金丝草,他都成了一个“农民发明家”了,比如刚才那多人用的打草机就是他在两年前,找来电机、轮子后请人帮忙特制的,“整个县就这么一台哩。”

  张卸荣原是一个养鱼户,5年前开始种植金丝草,如今种植面积已扩大到30多亩,年产量达1.5万公斤。和别人不同,张卸荣竟然把喜旱的金丝草种在了稻田里,结果他种的金丝草不仅长得茂盛,品质还很好。“今年晴天多,种在稻田里的比种在地上的反而长得更好。”

  在张卸荣承包的鱼塘附近有一大片三类田,因为种植水稻条件不好,这几年都成了荒田。“就这么荒在那里实在可惜。”3年前,亲戚主动让出这些田让张卸荣种金丝草。根据多年的务农经验,稻田里种金丝草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张卸荣给10多亩稻田彻底清沟,垒高田畦,保证稻田排水功能顺畅。想不到,一年后,种在稻田里的金丝草竟也长得很不错。

  不过,张卸荣又得出了一个重要经验,种在稻田里的金丝草比旱地里的长得快,所以种植时一定要把握好密度,保持每株50公分的间距,“不能种得太密,金丝草长到一定阶段会像一把伞那样打开,太密就阻碍生长了……”如今,经过两年的探索,张卸荣已经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因为产量大,没有场地堆放,张卸荣的卖法也与他人不同,“我将草籽和草杆分开着卖。”据他介绍,以前当废料而无人问津的草籽,现因其有药用价值成了抢手货,每公斤可卖4元左右;而打完草籽的草杆每年也有常有温州、瑞安的扫把厂来收购,每公斤价格也在4块上下,两者加起来,收益还算可观。

图文/邵美霞章承月

制作/章承月

策划/余柏成

邵美霞章承月

赞赏

长按







































中医白癜风医院
口碑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caoa.com/jsczy/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