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慈溪一66岁大爷ldquo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47170.html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47170.html 崇寿镇健民村就有位叫黄成同的66岁村民,被身边的朋友戏称为“乐器大神”。他10来岁时自学笛子,时光流转50多载,始终未改对音乐的痴心。 期间,还凭借自己的悟性琢磨出了二胡、扬琴、大提琴、长笛等好几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上周三晚上6点,崇寿镇健民村的村民活动室里传来一曲二胡演奏的《西湖山水》,悠扬婉转~~ 每周三晚上,只要没有其他特别的事情,黄成同都会提前来到这里做准备,7点钟,准时跟聚拢来的该村文艺队队员一起练习。 用二胡演奏完《西湖山水》后,黄成同又从坐到了支在地上的一把大提琴前,同样一曲《西湖山水》,相比于之前的二胡演奏,此时大提琴的低吟又是一番别样韵味。 问起对乐器学习的初体验,黄师傅说,那还得从50多年前聊起。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我家的老宅有个大院子,晚上吃完饭没事干,邻里邻舍都喜欢聚在我家院子,或聊会天或下盘棋,纯粹为了消磨夜幕时光。”他有位爱好文艺的堂兄,这位堂兄笛子吹得动听,在黄师傅眼里,堂兄算是开发自己音乐兴趣爱好的启蒙老师。 从学吹笛子培养出乐感后,黄师傅又对二胡产生了兴趣。“那时二胡没那么容易买到,况且家里也没有闲钱给我,怎么解决?老爹自己动手帮我做了一把。”黄师傅说,他父亲是个木匠,专门做家具等木工活。用木头打造了琴杆,竹筒就是琴筒,没有蛇皮便用癞蛤蟆皮代替,编织草帽的金丝草沾上松香成了琴弦,一把纯手工的二胡做成了。虽然音色、音质、音准并不完美,但已足够让当时的黄师傅爱不释手。 靠着勤学苦练,不出几年,黄师傅已能演奏不少革命歌曲,并陆续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当地一些戏曲演出的伴奏。 但他并不满足于只会一两种乐器,在20来岁时又加学了板胡,之后更是通过看书、看视频、找人请教等方法,掌握了大提琴、扬琴的演奏方法。“音乐都是相通的,只要喜欢琢磨,会一样就能懂多样。”前两年在电视领略到长笛的魅力后,黄师傅又为自己添置了一支长笛。 从成年后在生产小队参加集体劳动,到上世纪80年代在庵东的工艺美术制品厂上班的那5年,再到后来做油漆工的30年,日常生活虽然平凡而忙碌,但黄师傅内心对乐器的热爱一直没有冷却,无论白天的工作有多辛苦,晚上都要抽空练习。“两个儿子学有所成在杭州成家立业,前年开始我也不再出去接活干了,家里基本没有要操心的琐事,有更多时间和心思可以玩我喜欢的音乐了。” 会乐器这项特长让黄师傅成为了在崇寿、庵东等地小有名气的民间文艺“红人”,不仅是老家崇寿健民村文艺队的领头人,现在所住的庵东富民村也有他活跃的身影,就连崇寿傅家路村、庵东红星村、镇东村等一些周边村庄想要组织文艺活动时,也会想到请他去帮忙出谋划策。 “玩了50多年乐器了,就是玩不腻。”黄师傅说,一辈子热爱乐器,也让他从中悟出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美妙的乐曲可以驱除浮躁,让人更加淡定的面对生活。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黄师傅也认识了不少身边的乐器高手。“对乐器的爱好带给我很多快乐,也把快乐传递给了我身边亲友。”黄师傅乐在其中,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全媒体记者:陆超群 编辑:芝麻 ——END—— 亲爱的读者,求赞! 集满个 领导就给小编涨工资了! 小伙伴们都在看 ?近位市民已经换好了!你家的这个快去换,让家里更安全哦! ?孩子老是不听话!?慈溪这个妈妈这套办法很管用,快学学! ?慈溪小伙拿了个全国冠军!看他的食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caoa.com/jscjg/4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8月开播的韩剧,就等它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