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蔬菜当中,有几种疏菜种一次可多年收获,不需年年种植,省去了留种、年年播种的麻烦,只需每年进行管理几次即可收获,且生长健壮,产量也不低。下面就介绍这些菜与大家认识,并说说栽种要点。1.、韭菜是大家常植的叶类菜,宿根植物,地下有鳞茎,俗称葫芦根。韭菜较冻,能耐零下十多度的低温,是春季第一个发芽菜。韭菜繁殖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春秋两季进行老根翻栽,二是在春秋季节用种子育苗,成株后移栽。老根翻栽省事,产生效益快,一般两个月以后。而种子育苗,见效慢,一般在4~5个月以后,但新根生命力强,下年产量高。韭菜在种植技术上主要抓住以下几点:一是底肥要充足,以有机肥为主,少施化肥。二是追肥要月月进行,因为韭菜要月月收获,收割后如果不补充养分,下茬韭菜植株细小,叶片失去鲜嫩而发柴。月月追肥一般要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液或功能性肥料,注意高温季节不追肥,不收割。三是追肥与中耕一次完成,中耕时应向根培土1~2厘米,防止跳根。追肥应在新芽发出3厘米左右时,不宜过早。四是注意浇水与排涝。韭菜地要保持湿润状态,高温天气进行早晚浇水,一般气温低的季节应在中午浇水。韭菜种一次可以收获3~4年,要定期进行老根翻栽。2、芦笋别名“荻笋”、“南荻笋”,禾本科芦苇属植物的嫩芽。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但最适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温带栽培。芦笋种子的发芽始温为5℃,适温为25~30℃,高于30℃,发芽率、发芽势明显下降。用种子繁殖可连续生长10年以上。冬季寒冷地区地上部枯萎,根状茎和肉质根进入休眠期越冬。冬季温暖地区,休眠期不明显。春季地温回升到5℃以上时,鳞芽开始萌动;10℃以上嫩茎开始伸长;15~17℃最适于嫩芽形成;25℃以上嫩芽细弱,鳞片开散,组织老化;30℃嫩芽伸长最快;35~37℃植株生长受抑制,甚至枯萎进入夏眠。芦笋每年萌生新茎2~3次或更多。一般以春季萌生的嫩茎供食用,其生长依靠根中前一年贮藏的养分供应。嫩茎的生长与产量的形成,与前一年成茎数和枝叶的繁茂程度成正相关。随植株年龄增长,发生的嫩茎数和产量逐年增多。随着根状茎不断发枝,株丛发育趋向衰败,地上茎日益细小,嫩茎产量和质量也逐渐下降。一般定植后的4~10年为盛产期。成年期芦笋的施肥,每年可分3~4次进行。春季采收前可结合耕翻土地和培垄,在行间开沟每亩施入复合肥和尿素各20~30斤。也可施入腐熟土杂肥2~3方。停采后贮藏根内营养消耗很多,还要形成地上部的茎叶,因此停采后的一个月左右,是一年中需肥量多的时期,占全年施肥量的70%。此期每亩施有机肥3~4方,或复合肥60斤。经1个多月的生长,到立秋前后,将有1次抽茎高峰,然后进入秋季旺盛生长期。为保证秋发期的正常生长,促进植株制造和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立秋前后每亩施复合肥30斤。开沟追肥不要离芦笋太近,也不要太远,一般可离开笋丛20-40厘米,以不伤根为宜。3、黄花菜又叫金针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花蕾为食材。繁殖方式有种子和种株繁殖两种,①种子繁殖:春季用种子播种育苗,到秋季起苗栽,每亩苗床用神子2.5公斤,可育成5~6万株苗。种子繁重殖本低。实生苗生长势强,栽培容易,但定植后进入盛花期断需时间较长。②种株繁殖挖取母株的分蘖作种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母株全部挖出,进行分株繁殖。另一种是由母株一侧挖出一部分分蘖,带根从短缩茎割开,挖取整株丛的1/4~1/3。挖时尽量少伤根,剪除已衰老的根和块状肉质根。并把过长根剪短留10厘米长根即可。一亩地~公斤种苗,一亩老母根大可栽6~10亩。在栽培上首先整地施基肥,黄花菜是多年生宿根蔬菜,栽种后要连续多年生长。整地时要深翻30厘米以上,深耕能增大土中畜水量。深翻时要挖除杂草余根,尤其是多年生的杂草,再生能力强,生长快,以后即难于清除,影响黄花菜生长。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公斤。二是栽植黄花菜在采收花蕾完毕后,抽生冬苗前或冬枯后到翌年发春苗前栽植为宜。栽植方式有单行穴栽或宽窄行穴栽两种。前者行距60~90厘米,穴距30~40厘米;后者宽行80~厘米,窄行60~70厘米。采用宽窄行,能充分利用光照,采收方便,适宜一般每穴栽2~4栋。栽时挖穴深16~25厘米,大面积生产。宽20~30厘米,每穴施入1~1.5公斤有机肥。把苗放入使根舒展,稍加一些土,再淋些人粪尿或撒些速效氮素化肥,上面再盖土。栽植深度以种苗根颈部入土3~4厘米为宜。三是田间管理,中耕培土,分春天地解冻后、抽苔及黄花采收完毕后,在行间进行深翻松土。栽植2~3年后,于每年冬苗枯死后,要进行培土护根。培土最好用土杂肥,保护幼芽越冬和供给翌年生长需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caoa.com/jsczy/1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