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车田乡将打造一个景点。

听说,这里森林茂密,古木参天,翠竹掩映,院落里18栋四合院、撮箕口木房布局合理,配合牛栏猪舍、山水田园,是极为理想的休闲旅游养生胜地。

听说,这里自然风光鲜有破坏、名木古树保存完好。

说的就是位于车田乡车田村7组的桐麻台。

桐麻台晨雾

这里,有名贵的古树……

院落内外,除了桐麻、皂荚、水红树和一些我们不知名的古树外,最出名的要数十株价值连城的金丝楠木。金丝楠木在寨子外悬崖边,一条小路从这里蜿蜒而过。

院落

金丝楠木群

林荫小路

这里,有尘封的往事……

祖居在此的是吴姓人,为何地名不叫吴家,而名曰桐麻台?

据当地居民介绍,湖广填四川时,其祖上从江西来到这里,这里全是森林,虫蛇众多,经常野兽出没。林中有几株高大挺拔、树干光滑、枝丫遒劲的桐麻树(其皮纤维韧性极强,农村常用来做纤绳)。为了保障族人安全,刚落户这里的吴家人便用树枝、竹条在光滑的桐麻树上搭建树屋,通宵在地里燃起篝火,以驱赶毒蛇猛兽。寨子名字由此而来。

遒劲的枝干

桐麻台人非常勤劳聪慧。他们砍掉荆棘,除掉杂草,拓荒垦地,播种五谷,豢养六畜;用皂荚草木灰洗头洗澡洗衣服,用石头支起铁锅烧水煮饭炒菜,用丝瓜瓤洗碗洗肉抹灶台,用竹鞭捆上树皮做抬锅耳;在生活逐渐富裕后,他们就地取材,伐木烧瓦,修院落,筑围墙,砌灶台,安火铺,打牙床……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断繁衍生息,家族日益兴旺,从最初的兄弟两人发展到如今近人。

房屋牛栏与猪舍

最为称奇的是,院子前面有两块巨石,与四合院仅有一沟之隔。巨石极为光滑平坦,上面打了大小不一各种孔洞,让众人不知其用途为何。

据当地居民介绍,他祖上把平坦的巨石当做晒坝,在巨石边沿搭建碓房。巨石上开凿的最大的圆洞就是碓窝,后面一个凹形槽便是碓尾;石壁上半圆形的孔洞用来装载谷物;另一处半圆形凹槽刚好容得下一个凉背篓,用于安放婴儿;石头上其他孔洞用于插木桩,木桩上搭上木条木板,上面覆盖茅草,无论天晴落雨,还是烧水煮饭,即便有奶娃缠身,都能在舂米时一取几便。即使突然下了暴雨,他们也能迅速将晒坝上的谷物收回。

石壁上凿出的用来放置谷物、背篓的半圆

现在有了打米机,碓磨已经“退了休”。吴家人拆了碓房,仅留下碓房遗迹。

碓房遗迹

碓房遗迹

这里,有古老的传说……

当地人介绍,这两块巨石原为一块。吴家人兴旺后,为了不让雨水淹没房屋,他们在院落内外开挖排水沟。为了进出更加方便,他们请来石匠将巨石一分为二,并铺上石板,将道路延伸至山外。

据传,石匠在凿巨石时,头一天打开一个小缺口,第二天早上竟然合拢还原。连续多日,石头凿开了又合,反复如此。石匠觉得这石头很有奥妙,建议主人家不要分开这块石头,以免破坏了风水。

急于分开石头修路的老二认为石匠磨洋工、混工钱和伙食,于是打发走了这个石匠,请来更多石匠,昼夜不息用铁锤和钢钎开凿。石头分开后,一对白鹤从石缝中飞出,在桐麻台院子房顶上盘旋数周,展翅向远方飞去。

听桐麻台居民介绍传奇故事

此外,这家老大后人为了挖屋基修猪圈,硬生生把一块造型奇特的石头打掉。石头破碎时,一条鲤鱼从缝隙里蹦出,在地上蹦跶几下,也不见了踪影。

此后,原本和睦兴旺的家族兄弟反目,妯娌相争,子女相骂甚至大打出手,整个家族便由此逐渐衰败。

土地菩萨

吴家后代有感于祖上因破坏自然风水,造成兄弟反目、妯娌失和对家族的影响,为了加强家族的凝聚力,重新团结起来,他们决定不再伐木动土,不再破坏自然生态,保护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不少试图卖掉这里古木的如意算盘始终未能得逞,族人逐渐变得和睦,家族也逐渐兴旺。

前些年,全国兴起了金丝楠木收藏热,有多名富商看中这些金丝楠木,想花巨资将金丝楠木买走,同时答应为他们修公路,并按当地户头每户分发数万元现金,都一一被当地人拒绝。

游客在观赏拍摄金丝楠木

后来,又有人看中了这根皂荚树,想把它买走用来做刀板,在城里高价出售,同样被当地居民委婉打发走。

高大的皂荚树

随后,阴沉木挖掘风起一时,曾经打金丝楠木、皂荚主意的老板们又想挖田寻宝,同样被一口回绝。

就这样桐麻台古寨的古木得以保护,自然风光鲜有破坏,环境经打造后更为洁净,山水田园综合体规划初具雏形,开发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得天独厚。

关于桐麻台的故事和传说真实可靠亦或子虚乌有,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它为古寨增添了不少神秘,对后辈产生更多启迪和反思。

游览路线:

酉阳——龙潭——麻旺——泔溪——天龙山——桐麻台,一个半小时车程。

总编辑:白乐

值班副总编:熊科林

策划:黄伟

主编:任桂容

作者:汪登平

责编:宋春华

校对:刘琴

酉城,有你,酉名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caoa.com/jsctp/8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