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地方,去过了一次,便满足了心愿。偏偏还有这样一些地方,去过了一次,还想去第二次、第三次……

海角洞便是这样一个地方:如果你没去过,你便毫不再乎海角洞这个名字,倘若你去过一回,我肯定相信,“海角洞”这三个字,一定会深深地在你的脑海,占据好久好久。

海角洞其实不是一个洞,而是一道峡谷,这里,溪水乱溅,怪石憐恂,树木参天,天蓝如洗,美丽,震撼人心。

把车停在多逸寨由学校改建的村部旁,热情的向导赵大哥,带领我们沿村道前行数百米,便由一农户屋后,岔入海角洞的路径。农户屋后的野柿子树,正累累果实。我询问矫健帅气热情的赵大哥是否有了五十岁,他笑着伸出一个手指头,隔六十只一年了。

穿越过长长的茅草围拢的田径,便到了海角洞的第一个景点:焦叶林。溪边的芭焦丛生,芭叶阔大,便想起孙悟空偷来的芭焦扇,灭火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沿着山脚的水圳,一路而上,茂密的丛林虽是深秋,却仍不乏它深绿的主调。

忽然,一道狭长的溪流呈现在眼前,绿融融的水草,白花花的水流,很养眼的色彩对比。这个景点,便唤做:一线溪

越过卧在溪边大大小小的乱石,翻过横亘在溪间的树干,往往要手脚并用,努力攀爬,看着年近六旬的赵大哥在山水间矫健跳跃的身姿,我既心生羡慕,又暗自惭愧。

一堆巨石,如同一个个怪兽,在峡谷间深睡。这里便是“女娲补天巨石阵”!女娲补天时,在这里锻造材料,用剩下的,便丢弃在此了。有了灵性的巨石,也懒得计较没用武之地,便在此安逸地睡起了大觉。也许是睡得大久久,一层绿茸茸的苔鲜,悄悄地长满了它们的躯体。

同行的朋友开玩笑说,巨石阵里的这块石头,可以叫做“雄起”,我笑了,想像力够丰富的哟。

巨石阵的两侧,便是我内心仰之已久的奇观:楠木林。大大小小的楠木,争相恐后地向上竞长,因为一落后,便要被同类们荫蔽,再难享用日光的温度。这便是物竞天择!

金丝楠木的珍贵,便在于它材质的坚硬和布满金丝花纹一样的美丽。其实我更知道,楠木的成长是异常缓慢的,并且前六十年尤甚,直至六十年后,生长速度便会大幅度地爆发。一棵百年成材的楠木,前六十年的材积只占百分之十,后四十年的材积达到百分之九十。

由树及人,便给了我一个人类社会学的启示:楠木的成材和人的成才不是一样的道理吗?一个人要想在后半生有所作为,往往二十多岁前艰辛的求学和知识储备是异常重要的。

楠木给了我这个道理,我便深深地懊悔起来,自己为什么年少的时候,不发死命地好好读书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老赵说带我们去看看楠木林里最大的一株楠木树“海角洞第一楠木”,我迅速调整心态,从刚刚的懊悔模式马上转换到向往模式。我们从巨石阵的左侧山岭攀爬,不过二十多米,便看到了一场凶狠的谋杀。

这便是触目惊心的谋杀现场:觊觎金丝楠木的盗窃分子,在一株硕大的楠木主干上,用刀锯锯走了一米高度见方的材量

再沿上而爬,终于见到了期盼已久的第一楠木:挺拔高大、树根虬扎、威风凛凛,显示出了它气度不凡的王者风范。我们这支小队伍的成员,争相和它合影留念。

走过了几百年历史风雨的楠木,还将在此静立数百年,安逸地看着日出月落,平静地承受风吹雨淋。在它面前,人类的思想即便再伟大,可于个体的的人而言,又是何其之短暂,何其之渺小!

海角洞和它的楠木林,便是一个这样充盈着哲理的地方。

从一号楠木山上下来,又翻爬上右侧的楠木林,大大小小的楠木,所生甚多,如此多量的楠木成林,已很是稀罕了。

沿着半山腰小路而行,左侧成了悬崖,走得得异常小心,尤其这小桥,有些让人心惊,必须小心翼翼。

路上,有很多的发现。

又到了溪畔,一块宏大的青石在溪间构造了一个大方的平台,一下让狭促的心开阔起来。上下都是溪水涧涧,让人心里分外明亮,此谓“青石台听水”。

右方的石洞里,跌下一股水流,倘是春夏水丰之季,则形成飞瀑,煞是好看。所以,这里叫做“巨石飞瀑”。

这样的意境,我都无法用词语来形容了。

穿过峡溪的青石板桥,却宽绰,足有一丈之宽,称“官马桥”。赵兄介绍,此为八人大轿古桥,方便昔时威风的官爷和阔绰的商贾坐轿而建的。眼前便浮现出,很多年前,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景观。

古桥边下,古藤缠绕,如膝似胶,犹如情网,这里叫做“多情藤”,既诗意,又贴切。

路旁沧桑的树,直指天穹。

又爬一段上山路,再沿山脚行。一株古老的大枫树,赫然在目。树冠的盛大,遮住了大半个天空,即便强势的日头,也只能透过它稠密的树叶,散发此一些光线。我走近树下仰望,它多而密的树枝,不,其实它每一根树枝,都长成了一株株大树。

这些大树一般的树枝们,以造形奇特的身姿,在空中得意地翻滚。说实话,我的内心,被这般浩大的景观吓着了,我不敢怯动,只能怯望。这分明已不单单只是一株树,而是千万条云游的皎龙,在此欢聚阔谈,在此把酒言欢。看到这般宏盛热闹的场面,我把这个绝佳的景观,命名为“千龙聚首”!(在此特别说明,现场实景比我用手机拍的相片,震撼一千倍!)

赵大哥带领我们穿行一条小径而上,这是湘黔古道的一段,坚硬的青石板块,泛发出岁月的幽光,青的、黄的、枯的落叶,铺落一地,便让脚,略添了松软的感觉。

天高云蓝,近山如黛,铺满落叶的小径,送我们到了寨子:多逸寨。多么诗意的名字呀,触人的心弦。几个月前,我曾在这个小寨,徘徊过一阵,写了一篇《多一些时光,用来安逸》。今天,海角洞的跋涉,更让我领略自然景观的同时,细细体悟人生哲学之思辨。多逸寨,我会再来的,海角洞,我会再来的!

注:海角洞位于湘西南神奇绿洲绥宁县河口乡多逸寨村,距绥宁县城39公里,该村另有古村落、天镜景、石龙椅等优美景点让人流连忘返,真可谓"人间仙境”。作者向志红,乡村旅行景点推广人,个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caoa.com/jscjg/8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