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河西学院年普通专升本招生

农学专业专业课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了解考生在高职高专阶段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考察考生能否适应农学本科专业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

考试针对专科阶段综合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植物学和土壤肥料等课程。主要考核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试题中《植物学》部分为分,《土壤肥料》部分为分,总分分。每一部分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和论述,较容易题占30%,中等难度题占50%,较难题占20%。

三、考试内容

《植物学》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1.细胞、原生质、原生质体、细胞器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组成和功能。

2.无丝分裂的概念,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各期的特点,植物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的概念。

3.组织、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的概念,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的类型、特点和功能。

4.维管组织、维管束和维管植物概念。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器官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单、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

3.根瘤的概念、形成过程及作用。菌根的概念、类型及功能。

4.单、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5.春材和秋材或早材、晚材、边材、心材和树皮的概念。

6.单、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7.一些常见食用植物的变态根、变态茎、变态叶,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的概念和实例。

第三章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1.典型花、雄蕊、雌蕊的组成部分,心皮和复雌蕊概念,子房的组成和胎座的概念。

2.成熟花药的构造、成熟花粉粒的基本构造,花粉粒的发育过程,胚珠、成熟胚囊的结构和发育过程。

3.无融合生殖、不定胚的概念,多胚现象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4.种子的发育过程。

5.核型胚乳、细胞型胚乳和外胚乳的概念,种子的基本结构,真果和假果、单性结实的概念和实例。

6.果实的类型和特点。

7.世代交替概念和被子植物生活史。

第四章植物类群

1.种的概念和植物分类的单位,植物学名的概念及双名法的构成。

2.世代交替的概念,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类型及特征。

第五章被子植物主要分科

1.双子叶植物的一般特征,十字花科、豆科、芸香科、菊科、茄科、唇形科和葫芦科主要特征。

2.单子叶植物的一般特征,禾本科、百合科、兰科的主要识别特征。

参考用书

陈忠辉主编.植物与植物生理(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7.

《土壤肥料学》

绪论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一章土壤的形成与演变

1.地壳物质的元素组成,成土矿物的定义、种类及其代表矿物,成土岩石的种类及其代表岩石,岩石的风化与土壤母质的形成。

2.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各种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土壤剖面的定义和各个土壤层次。

第二章土壤的物质组成

1.土壤的组成,常用的土粒分级制、质地分级制有哪些,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关系

2.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调节途径及其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土壤生物的种类、对土壤及其植物的作用

3.土壤水分的划分、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及计算、土水势及其划分,土壤水状况调节,土壤空气组成及其通气机制,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因素、特点及其调节。

第三章土壤基本性质

1.土壤胶体、土壤表面电荷和电位,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2.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土壤的热量状况。

第四章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改良利用

1.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

2.盐碱土、干旱土、高山土。

第五章植物营养与施肥管理

1.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2.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

3.施肥与植物产量、品质的关系。

4.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

第六章大量元素肥料

1.氮素的营养作用,氮肥的性质和施用。

2.磷素的营养作用,磷肥的性质和施用。

3.钾素的营养作用,钾肥的性质和施用。

第七章中、微量元素肥料和复混肥料

1.掌握作物缺乏微量元素的诊断和判断方法,

2.微量元素肥料施用应注意的问题。

3.复混肥料的含义、表示方法、类型、优缺点。

第八章有机肥料

1.有机肥料的定义、特性、作用,

2.厩肥的性质和施用,

3.堆肥、沤肥的性质、原理。

4.绿肥种植的意义、种类和利用。

参考用书

郑宝仁,赵静主编.土壤与肥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7

河西学院年专升本招生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

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主要是测试专科或相当于专科层次的考生是否具备了进行本科课程学习的基础知识。针对专科阶段综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范围涵盖《植物学》和《植物保护学》两门课程。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专升本出题的要求,试题难易度比例分配为:较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试题中《植物学》部分为分,《植物保护学》部分为分,总分分。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二、考试课程及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植物学》和《植物保护学》两门课程。

《植物学》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1.细胞、原生质、原生质体、细胞器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组成和功能。

2.无丝分裂的概念,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各期的特点,植物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的概念。

3.组织、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的概念,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的类型、特点和功能。

4.维管组织、维管束和维管植物概念。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器官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单、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

3.根瘤的概念、形成过程及作用。菌根的概念、类型及功能。

4.单、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5.春材和秋材或早材、晚材、边材、心材和树皮的概念。

6、单、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7.一些常见食用植物的变态根、变态茎、变态叶,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的概念和实例。

第三章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1.典型花、雄蕊、雌蕊的组成部分,心皮和复雌蕊概念,子房的组成和胎座的概念。

2.成熟花药的构造、成熟花粉粒的基本构造,花粉粒的发育过程,胚珠、成熟胚囊的结构和发育过程。

3.无融合生殖、不定胚的概念,多胚现象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4.种子的发育过程。

5.核型胚乳、细胞型胚乳和外胚乳的概念,种子的基本结构,真果和假果、单性结实的概念和实例。

6.果实的类型和特点。

7.世代交替概念和被子植物生活史。

第四章植物类群

1.种的概念和植物分类的单位,植物学名的概念及双名法的构成。

2.世代交替的概念,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类型及特征。

第五章被子植物主要分科

1.双子叶植物的一般特征,十字花科、豆科、菊科、茄科和葫芦科主要特征。

2.单子叶植物的一般特征,禾本科、百合科主要识别特征。

参考用书

张守润,杨福林.植物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植物保护学》

第一章病害概述

1.病害、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定义

2.病害症状类型。

第二章病害的病原

掌握常见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植物形态特征;

第三章病害的侵染与传播

1.侵染过程与病害循环;

2.流行规律与预测预报方法。

第四章传病机制

1.掌握抗病性概念及种类、抗病机制;

2.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第五章病害防治原理

1.掌握病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方法

2.掌握小麦三大锈病、玉米瘤黑粉、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症状特点、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第六章昆虫学概念

掌握昆虫与其他动物区别。

第七章昆虫的形态结构

1.昆虫体躯的体向、体段、体节。

2.昆虫各体段结构,头、胸、腹、体壁的结构与功能。

3.昆虫的内部器官。

第八章昆虫的生物学

1.昆虫的繁殖方式;

2.昆虫个体发育过程,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特性。

3.昆虫变态及类型。理解休眠和滞育的区别。

4.昆虫生活史、世代、化性概念。

5、昆虫习性和行为,休眠与滞育。

第九章昆虫与环境的关系

1.气象因子对昆虫影响;

2.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第十章昆虫的分类

1.掌握昆虫分类依据,昆虫纲分目数量。

2.重点掌握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分类主要目、科鉴别特征。

第十一章农业害虫防治技术与策略

1.害虫综合治理、植物保护方针。

2.农药剂型、农药使用方法、合理使用农药;

第十二章作物害虫综合治理

1.地下害虫种类及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2.蚜虫种种类及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3.红蜘蛛的种类及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参考用书

1.吴郁魂,刘丽云.作物病虫害防治(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毕璋友,檀根甲,李萍著.植物病害防治技术[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caoa.com/jscgx/8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