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养生你做对了吗?

伏天养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史记》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正所谓「热养三伏,冬病夏治」,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最易生病,也最养人。“养好了”事半功倍,“养不对”可能会落下病根。

年还是“加长版”的三伏天,从7月11日入伏到8月19日出伏,是年以来连续第9个长达40天的三伏,也是21世纪入伏最早的年份之一。

那么,如何应对三伏天的“超长待机”?三伏期间该如何养生呢?

#01

防暑气,莫贪凉

从中医角度看,三伏天暑气最盛,这时人体表的阳气最盛,易肝火妄动,表现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焦躁易怒等,然而胃肠道却相对偏寒,如一味食用寒凉之物,反而容易造成内脏虚寒。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需要驱寒祛湿护阳气,所以最好的解暑方式是喝热茶。这也解释了,为何入伏要喝陈皮茶饮或陈皮汤。北医院亚健康科主治医师杨婷表示,喝热茶可以加快身体代谢,使多余热量从毛孔蒸发,不仅顾护脾胃阳气,还能带走暑气。

因此,三伏期间不妨试试以下这道陈皮消暑饮,有助解暑健胃。

陈皮消暑饮

荷叶、薄荷各3g,陈皮、山楂各6g。

开水冲泡,代茶饮。

三伏期间,需少量多次补水,切忌不要一次性大量补水(大于毫升);建议先喝一两杯水,隔半个小时再继续补充。

#02

食有节,宜醒脾开胃

暑天气温高,人体易感食欲不佳。医院针灸门诊主任李滋平建议,三伏天的饮食,要注意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本草汇言》记载:“橘皮(新会陈皮),理气散寒,宽中行滞,健运肠胃,畅利脏腑,为脾胃之圣药也”。清代《药性切用》中也有记载:新会陈皮“性味辛温,微苦微燥,入脾胃……和中快膈”。

因此,三伏期间,我们可以用新会陈皮搭配些开胃的食物制成茶饮或膳食,帮助健脾开胃、促进消化。

陈皮酸梅汤

乌梅10克,山楂10克,甘草10克,陈皮3克,冰糖适量。

将乌梅、山楂、甘草、陈皮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小火续煮30分钟,加入冰糖,再煮5分钟即可。

生津止渴,醒脾开胃。适合汗多口渴、食欲不振之人。

#03

防湿邪,宜健脾利湿

民间谚语“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在江南,小暑即进入闷热黏腻、高温高湿的天气。此时降雨频发,雨后的蒸腾作用让人感到湿热难耐,高温和湿气双重夹击,人体易感湿邪,出现倦怠、乏力、烦躁之感。

湿热易导致脾胃失和,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此时饮食上就应注意健脾胃祛暑湿。对付暑湿,新会陈皮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国药典》记载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因此,三伏期间可用新会陈皮佐以健脾利湿食物,以防湿邪。

陈皮茯苓祛湿茶

陈皮、茯苓各15克。

开水冲泡代茶饮。

具有化痰、健脾、祛湿的功效。

一种道地两种岁月

和合如意度三伏

面对持续的高温带来的“烤”验,

除了以上三个养生要点,

小编还要推荐三道新会陈皮食疗汤方,

助大家抵御炎炎暑气,

健健康康过三伏!

陈皮食疗

新会陈皮绿豆鸽子汤

推荐食材:新会陈皮一片,老鸽两只,绿豆g,蜜枣/姜片/盐适量

功效:绿豆,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之效,鸽肉滋补益气、祛风解毒,民间还有“一鸽胜九鸡”的说法。两者与新会陈皮搭配,护脾胃、调中理气同时,又有清热祛湿的效果。

新会陈皮苦瓜鲍鱼汤

推荐食材:新会陈皮一片,苦瓜两只,鲜鲍鱼五只,排骨g,黄豆50g,姜片/盐/料酒适量

功效:苦瓜熟则性温,可泻心中烦热,解劳乏润脾肾,加陈皮、排骨同煲,是民间解暑经典汤饮。鲜鲍鱼肉质细嫩,可明目补虚,清热滋阴,提升汤汁口感,滋补更温和,适合不同人群饮用。

新会陈皮果冻

推荐食材:新会陈皮丝5g,苹果1个,金丝皇菊3朵(或胎菊10朵),去核红枣干10g,枸杞10g,白凉粉40g,清水1L,纯牛奶1盒

功效:新会陈皮作为药膳同源的食材,在夏日甜品中也大显身手,不仅丰富能味道层次,更呵护因夏日湿困而虚弱的脾胃,非常适合脾胃虚弱、爱好甜食者,可谓老少咸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caoa.com/jscgx/1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