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叶的标准化,中国茶人有话说
中国两万家茶企加起来,销售额还不及一个立顿。 世界上人均喝茶量排名,中国只能勉强进入前0名。 ...... 一说到这些问题,作为一个中国茶人和茶行业的从业者。总是感觉有几分不自信。而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饮茶文化,同时作为茶叶源产地的国度,这个现像一直是中国茶产业发展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抛开茶与文化、喝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不谈。茶叶加工的标准化,便是造成这种现像的重要原因。很多人都会说,一万泡立顿都是一个味道,而中国茶则会有一万零一种味道,另外一种可能是因为品种、山头、树龄、制茶人、制茶量、水温、浸泡时间等不一样,甚至是因为喝茶的器具、人和时辰不一样而让茶的味道变得不一样。 ▲云南凤庆茶园里的不同茶品种 说到茶叶的标准化问题,就不得不先说茶叶“非标准化”是怎么形成的。也许,这也是饮茶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的根本原因。 自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可为人所饮用开始,茶叶在中国饮用了数千年,从原生于山野到人工种植,一直都是遵从自然而生长,伴随着中国的农耕社会文明而发展。可以说茶叶从种植到加工都是归属于农业饭菜范畴。 而中国的甚至整个东方社会,历来追求的是“多样共生”。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自然景观多样性……所以才会出现不同的文化习俗的民族共生共荣,才会出现不同口味的美食。这也是自然之道,天地万物相生相克,此消彼涨,无限轮回,而东方人的生存智慧便是如此,顺应自然而非征服自然,逆天而行。 ▲云南勐库大叶种茶叶当茶叶进入欧洲,我想当初的皇室贵族也想享受不同茶叶带来的丰富口感的。但是作为贸易商则不想那样,他们只想让天下的茶叶都是一个味道。同样的香气、同样的外观、同样的口感…… 所以说,茶叶的标准化问题,从文化层面来说,是东方思想与西方思想的差别。从产业层面来说,是农业化思维与工业化思维的差别。 ▲茶叶审评在东方人看来,喝茶的意义远不止于解渴。不同产地、不同加工工艺、不同产区,甚至不同的品饮方式本身就是东方茶文化追求多样性的基础。如若所有茶叶都一个样子,一个味道,一种香气,那么可能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所谓的茶道了。 然而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是以人为中心,所有自然的都是为人所服务的。而且更注重其在物质层面的功能性,从而追求物理属性的一致性。 ▲云南古墨村的水动力石磨农业化思维认为,一切都应该遵从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应该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最本质的宇宙观莫过于认为人在自然中是极其微小的存在,而不是人能主宰一切。于是出现了对自然神灵的膜拜,出现了二十四节气,出现了十二时辰,出现了“君子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 工业化思维则认为,一切都应该统一标准,便于规模化生产,从而以最少的劳动力付出获得更多的产品,提高生产效率。为了统一标准,本来口味丰富的农产品经过工业加工,变成了一个形状、一个味道。 ▲武夷岩茶肉桂我们可以说,东西方思维的差异是人类社会沿着不同认知路径发展的结果。无所谓对错。如东方园林讲究曲径通幽、步移景异,但西方园林追求整齐划一、一目了然。东方建筑讲究风水、讲究人神共处。而西方建筑讲究宏伟壮观、讲究整齐划一。 ▲普洱生茶茶汤 回到茶叶上,作为源生于中国的一种植物,人类对其的认知路径一定是沿着农业文明而不断丰富的。作为一种农产品,一方面是其生长环境、加工方式本身就不可能标准化。然而非标准化刚好也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偏好。再根据不同人的感知力赋予其文化和精神,才形成了现今的茶文化与茶道。 ▲立顿袋装茶然而茶叶进入西方社会之后,仅作为一种饮品,人们以工业化的思维对其进行加工、运输和品饮。将其多样化的植物农产品属性和文化属性从物理上进行剖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剥夺了人们对其多样性属性的体验,导致人们只享受到其物质价值,而丧失了精神和文化价值。 ▲云南冰岛普洱茶茶饼中国的茶产业也从来不缺乏标准化的产品,大宗黑茶和普洱熟茶就有统一的标准不是吗?只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东方人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和精神价值。从这个层面说,西方人只得到了“茶叶”,而没有全部得到中国的“茶”。 曾经,我们的茶产业发展也受到工业化思潮的影响。一度建设万亩茶园,用禾本科植物的种植方法对待木本科植物,破坏生物多样性,形成大面积的“绿色荒漠”。当我们走在云南的古茶园里才发现,我们所推崇的好茶都是与万物共生的。 ▲昔归古树普洱茶干茶从产业发展层面看,茶叶加工的标准化并不是坏事。中国人也一直在摸索,如果说70年代的熟茶生产是较早的工业化尝试,那么现在的茶叶深加工,包括茶保健食品、茶提取物制品等则是在标准化基础上的深度开发了。 但茶之为饮,其本身还是属于“初加工农产品”的,茶人对其本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追求与工业标准化本身就是相悖的。前两年对茶界影响较大的小罐茶似乎给中国茶产业在标准化的路径上提供了一些参考。但实际上,“大师”本身也是差异化的表达,而非所谓的标准化。所以说作为茶叶作为饮品本身,保持其多样性和丰富性是根本。工业化思维的标准化只能用在茶延伸品的研发上。所以说,追求茶叶加工的标准化实际上是一种“降维”思考,是对茶叶文化价值的剖离和摒弃,是不值得推崇的。 ▲武夷红茶金骏眉 工业化、标准化是满足人类最基础的物质需要而出现的阶段性需求,而农业本身必须遵从自然之道。大而言之,人类用工业化思维来做农业是对自然的不尊重,也是很危险的。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所犯下的错,可不可以不要在茶叶上重复? ○推荐阅读: 喝茶是如何提升我们的审美层次的?秋凉风冷宜煮茶,什么茶适合拿来煮?说点什么 看完后你就不想说点什么? 关于茶、关于艺术、关于生活 可在留言区讨论! ……长按下图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caoa.com/jscbm/8449.html
- 上一篇文章: 八种适合室内种植的水养植物,你最中意哪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