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义神秘车榔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下观看,任性者随意! 车榔这一地名,含义模糊,有神秘意味。在《兴义布依寨》一书中,对“车榔”这样解释:布依语,意为有槟榔林的寨子。这一解释没人质疑,因为车榔就是布依族传统村落,位处兴义市清水河镇、兴仁县马宝树乡、盘县新民乡、普安楼下镇四县市结合部。车榔虽然边远,知名度却非常高。究其原因,它是年红军长征进入兴义的第一站,党史资料里屡屡提及。其次是其境内有天然温泉,地方志书亦多次记载。 年农历三月初三,是车榔布依老乡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栏目组一行应邀前往车榔布依寨,深入其民俗之中,了解这一神秘古寨的文化。 兴义至普安公路,笔直而宽,双向四车道,过清水河西站陡然蜿蜒而窄。倘使把这路比作兴义城长出的瓜藤,那么彝语、布依语意味的瓦嘎、纳怀、纳秧、章古等村庄,以及那无数的企业,是叶,是瓜,还是花?反正,车榔已是这藤的末梢了。离开公路,转入车榔古寨。离公路较近的水泥路,两旁是三层四层的平房,闪亮的轿车摩托车,铝合金的护栏及塑钢门,一副现代化派头,恍若进入了镇区,而不是村巷。寨子下半山有一个文化广场,许多百年古树正吐出新芽,金丝榔、枫树、粗壳榔等一派生机。瓦蓝瓦蓝的天空下,喜鹊、八哥、土画眉叽叽喳喳地欢叫,恋爱调情,结婚产蛋。广场中央那棵金丝榔需几人合围,盘根错节,虬枝满天。有腐朽,有干枯,主要部分则生机勃勃,它是整片林子里最显眼的寿星。若用汉语解释,那车榔之所以叫这么个名字,大概与这些名贵的榔木有关吧。 古寨坐西向东,房屋分布在缓坡上。古树林是一道条形的山梁,伸向马岭河谷,如龙头。树林里,阳光与空气,水与泥土,枝叶与树干,树干与根,自然与人,树林与鸟,浸润,交换,更新,生长。这是车榔布依寨的祭山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村民都要在这里举行祭山活动,同时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人数上万人。三月三活动,既有布依族传统的内容,如祭祀;同时又有现代的元素,如文体活动中各民族相互交融产生的新文化现象。 在文化广场以下的小路,再次蜿蜒而窄,虽然硬化了,路面却不时长有青苔。有些地方得侧着身子试探着行进,以免路滑跌倒。两旁是片石墙的瓦屋,代表着20世纪八十年代村民建房的最好水平。据当地最老的墓碑记载,顺治初年贺氏家族即迁居于此,寨子至少年了。从最先的窝棚,到后来的茅草房,再到后来的瓦屋,历经了普通却异常艰难的发展史。寨中多数老房子没有人居住。瓦片掉下来,无人管,就漏雨。一旦漏雨,椽皮和檩条逐渐腐烂,墙就歪斜了,坍塌了。屋里是废弃的生活用品,虽然“好古”,也不敢进去“淘”,生怕风一吹,或大声说话,房子就塌了下来。院坝复垦成菜地,院墙变成了地埂,上面爬满了何首乌。什么东西都需要“人气”,房子更不例外。 新与旧在村里不断斗争着。石磨石碓斗不过电动小钢磨,歪斜在荒草丛中;石墙土墙斗不过钢筋混泥土,只好坍塌;牛马骡子斗不过旋耕机小货车,任其生死;古井斗不过自来水,定然冷清……文物部门,对古老的物件有特殊的感情,打算修缮一栋老瓦房,建个乡愁馆,摆些老物件。似乎是截取日渐朽烂的村庄某个面做成标本,供人怀旧。走在巷道里,不少人认为栏目组一行是来动员他们搬迁的,或者是发放建房补助款的。听说建乡愁馆,多数人摇头,住在宽敞明亮坚固的平房里看电视,出门就乘车,有什么“愁”?住在瓦屋里茅草棚里才“愁”哩!刮风下雨,打雷下冰雹,胆战心惊;猫儿雀儿将瓦弄松了,弄坏了,不敢捡瓦。檩条椽皮腐了,怕跌落下来。找到捡瓦的人,却又买不到瓦。文物部门的同志对这些老房子感兴趣,要保护它,在那里比比划划做思想工作。村民们却苦笑,调侃说,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哩!你们住在电梯楼里吃饱喝足之后来看稀奇,觉得好,换你们来住试试看!穷,没有办法,才住这房子,你们以为这是乐园? 同行的村干部见大家有些怅然若失,建议去看车榔温泉。出村子往北大约行两公里,下一个斜坡,就到了马岭河上游河滩上,到处是鹅卵石,当地人指着一个坑,说,这就是温泉。人们用手一摸,那水果真是温热的。他们说,马岭河峡谷车榔段大约有10公里左右的河道,有许多这样的泉眼。河滩上这个泉眼因为位置低,有河水混入,水温不过30多度。那些从山里冒出来的,可达到40度上下。不远处是荣盛集团八千年矿泉水的取水点,有提水设备,再往上的斜坡上,有几栋加工房。资料显示,车榔温泉富含硫、锶等多种元素,浸泡可以治疥疮,饮用则有保健效果。八千年矿泉水是兴义本地较早上市的矿泉水,市场占有额反而被后来者赶超,不知是不是营销策略出了什么问题。看着温热的泉水不断地冒出来,混入马岭河滚滚南流的冰冷河水。看见日夜不停流走的热水,感到很可惜,因为家里的热水是需要付电费的。 跨过一些跳磴,来到邻县普安一侧。这里从岩缝里流出的温泉,温度要高一些。当地农妇常常在一些泉眼处洗衣服,天再冷,她们也能享受水的温暖。据说那里有几户村民利用自己自留地自留山的资源优势,用茅草木条建了一些窝棚,泡池是天然的石窝窝。把泥巴掏干净,用水泥抹一下,开个出口,就行了。客人去,加满泉水。客人走,将水放掉。10元钱泡一个小时。棚子低矮狭窄,这原生态,实在有些过分,哪有兴义荣盛集团那些厂房气派?不过,比起打几千米深井才出的温泉,或水温不够需要人工加热的“准温泉”,这实在要地道得多,低廉得多。问及客人多少,村民一脸朴实,说,平常每天十个二十个,周末节假日多一些,比用这块地种粮食收入高多了。他们坦言,自己有的是资源,缺的是技术与资金。 在兴义一侧的车榔,当地40多户村民注册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想利用温泉增加收入。站在河滩上回望车榔古寨,瓦屋与平房犬牙交错,鳞次栉比,那片祭山林,新芽攒动,一团鹅黄罩着村庄。公路边的房子高大崭新,缓坡上的灰黑矮小,可无论新旧,都被金黄的油菜花翠绿的麦苗点缀着,显示着初春乡村勃发的生机与魅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caoa.com/jscbm/8226.html
- 上一篇文章: 民政部宣布年满60岁老人补贴标准
- 下一篇文章: 金丝峡,中国最美的大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