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米芾书法

年1月29日(正月初二)

松萝、白色山茶

花意

五言古诗

御制春

旭日含新淑,春光覆满屋,

东皇转岁华,融气杂山谷。

晋郭璞春

青阳畅和气,谷风穆以温,

英茝晔林荟,昆虫咸启门,

高台临迅流,四座列王孙,

羽盖停云阴,翠郁映玉樽。

齐谢朓新渚

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

梁简文帝春日

年还乐应满,春归思复生,

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

落花随燕入,游丝带蝶惊,

邯郸歌管地,见许欲留情。

晚日后堂

幔阴通碧砌,日影度城隅,

岸柳垂长叶,窓桃落细跗,

花留蛱蝶粉,竹翳蜻蜓珠,

赏心无与共,染翰独踟蹰。

元帝春日

新莺隐叶啭,新燕向窓飞,

柳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

玉珂逐风度,金鞍映日晖,

无令春色晚,独望行人归。

望春

叶浓知柳密,花尽觉梅踈,

兰生未可握,蒲小不堪书。

江淹当春四韵

雷萌山中草,云煦江上花,

流烟漾璇景,轻风泛凌霞,

我有幽兰念,衔意瞩望斜,

友人殊未还,独慰檐前华。

——第一卷春(十)《广群花谱》

花日

一月二十九日(正月初二)

农历丙申年星期日

1月29日是阳历年的第2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天(闰年是天)。

公元前年——耶律阮,辽世宗出生。

年——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定稿。全书共分32志,一万卷,有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个汇编。主编是陈梦雷,后蒋廷锡重新修定。

年——清廷下诏“变法”实行“新政”。

花材

No.28插花作品

花材:松萝、白色山茶

松萝

松萝(学名:UsneadiffractaVain.)又名:女萝、松落、龙须草、金钱草、关公须、天蓬草、树挂、松毛、海风藤、金丝藤、云雾草、老君须、过山龙等,属地衣门,松萝科植物,生于深山的老树枝干或高山岩石上,成悬垂条丝状。枝体基部直径约3mm,主枝粗3~4mm,次生分枝整齐或不整齐多回二叉分枝,枝圆柱形,少数末端稍扁平或棱角。

松萝有很强的抗菌和抗原虫的作用,所以含的松萝酸之抗菌作用尤为突出,有清肝,化痰,止血,解毒之用。

白色山茶

山茶(学名:CamelliajaponicaL.):灌木或小乔木,高9米,嫩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先端略尖,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干后发亮,无毛,下面浅绿色。花顶生,红色,无柄;苞片及萼片约10片,花瓣6-7片,外侧2片近圆形。蒴果圆球形,直径2.5-3厘米,2-3室,每室有种子1-2个,3爿裂开,果爿厚木质。花期1-4月。

山茶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怕高温,忌烈日。中国四川、台湾、山东、江西等地有野生种。各地广泛栽培,茶花花色品种繁多,花大多数为红色或淡红色,亦有白色,多为重瓣。在红色山茶组里,它是少数几个子房秃净的代表之一供观赏,花有止血功效,种子榨油,供工业用。

花器

花器

No.29花器

唐鲁山窑月白花釉圆口罐

捃菁草堂旧藏

器高17.6cm

口径9.5cm

足径10.3cm

鲁山窑在今河南鲁山段店村,故名。唐代以生产花瓷著名。宋、金、元时期烧制白瓷、白釉黑花瓷、黑瓷、青瓷和三彩陶器。创烧于唐代而终于元代。唐代南卓《羯鼓录》中有"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语,经调查发现花瓷拍鼓瓷片标本,证实该书所述。宋金时窑厂扩大,烧瓷品种丰富,装饰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有自釉罐上以褐点组成的三角形,白釉瓶上以蓖划复线直线纹与曲线纹的相间排列;以及三彩莲瓣高足炉等;均有特色。该窑产品特征是:胎质较粗,胎色浅灰褐;釉色有黑釉、白釉和三彩釉等。唐代花瓷釉色黑褐,上饰以月白或灰白彩斑,有的象一朵白云,有的象一片树叶,有的象一簇浪花,自然生动、写意成趣,即有名的鲁山花瓷。

花艺家

兮月

中国苏式花道创始人

苏州本色美术馆驻馆艺术家

昆山艺术宫亚欧馆特邀艺术家

跨亚欧《一日一花一器》首席主持

多年游学日本、台湾以及大陆研修花艺,深谙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精髓,开创中国[苏式插花]艺术流派,在国内十多座城市教习花道并已授业千人,并自觉于中式插花艺术在国内外的普及和传播。

花艺由来

煮茶、焚香、挂画、插花

宋人合称为“四艺”,是古代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这与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美学与讲究个人品味的生活态度极为一致,亦与当今的东方美学主流意识不谋而合。

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以“花”做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令人把玩,爱不释手。

我国在近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跨亚欧《一日一花一器》

出品人:夏建荣

创意策划:子熙

执行策划:檀雅

艺术指导:跨亚欧艺术总监办公室

学术指导:香界子

艺术插花:兮月

艺术摄影:跨亚欧摄影工坊

文字撰写:跨亚欧企划本部

编辑排版:安忆、伶月、龍毅

制作统筹:紫涵、启航

特别鸣谢:川濑敏郎(原始创意)

捃菁草堂(花器提供)

制作机构

跨亚欧文化艺术中心直属跨亚欧集团艺术总监办公室,下设艺术企划本部、跨亚欧云直播工作室、跨亚欧摄影工坊、国家非遗保护跨亚欧工作室、三亚一带一路国际先锋电影节筹备工作组、《亚欧视野》编辑部、跨亚欧航拍工作室、一日一花一器艺术工坊及昆山亚欧馆等组织机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caoa.com/jscbm/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