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取材造就艺术世界
草编 草编,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是利用各地所产的草,就地取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和枕席等。 据考证,截止年12月30日,可见的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年之久。令据《礼记》载,周代已有以莞(蒲草)编制的莞席了,而且当时已有专业的"草工","作萑苇之器"。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萱麻和蒲草编制的斗笠。秦汉时期,草编已在民间广泛使用,品种有草鞋、草席、草扇、草帘及僧侣信徒打坐的蒲团等。汉代至盛唐,草编亦较发达。除了蒲草编制蒲衣、蒲鞋外,还有蒲草编制的蒲帆。 长江流域地区的草编原料多用野生的黄草、苏草、席草(水毛花)、金丝草、蒲草、龙须草、马蔺草、蒯草、荐草、竹壳、箬壳等,也有用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稻草为原料的。适于草编的用草,草茎光滑,节少,质细而柔韧,有较强的拉力和耐折性;采割来的草料先要挑选,梳理整齐,进行初加工后,方可编制。长江流域的草编以草席、草鞋和其它日用品类最具特色,分布于四川、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其中浙江为中国的草编生产基地,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就已远销国外。 草编在中国分布很广,主要产区有山东、浙江、广东、河南等地。农民和艺人利用当地的玉米皮、席草、茅草、麦秸等丰富的地方资源。编成帽、篮、拖鞋、提包、地毯、睡席等日用品,品种花色繁多,质量优良,富有朴素雅致的风格,在国内外盛销不衰。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caoa.com/jscbm/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了解柠檬灯鱼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
- 下一篇文章: 热带鱼资料大全四